水对常见纤维的影响
水洗过程中,水对服装纤维的强度及各种物理性能是有影响的。衣服的种类不同,其选用的纤维材料不同,遇水后各种不同性质纤维的强度及其物理性能的变化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例如有的纤维遇水后抗拉强度下降:羊毛和桑丝纤维下降约14%,黏胶纤维下降高达53%;而有的纤维遇水后抗拉强度却有所提高:
棉纤维提高2%,麻纤维提高5%。此外,纤维被水润湿后,其伸缩性能变化也很大,例如桑蚕丝伸长46%,黏胶纤维伸长35%,麻纤维伸长22%,羊毛纤维伸长12%,只有棉纤维变化较小,仅伸长4%。为此,了解这些变化,掌握不同纤维质料遇水后性能变化的规律,是保证服装清洗质量的基础。常见织物纤维遇水变化见表:
01、棉纤维
棉纤维遇水膨胀,伸长率约4%左右,故棉织物在水中比干燥时体积增大,且湿强度较干态时略有提高,约2%左右,这对洗涤较为有利。棉纤维织物有较高的回潮率,穿着舒适,手感柔软,但棉纤维织物的高吸湿也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经微生物破坏的纤维素,强度下降,对碱的稳定性也大打折扣。
02、麻纤维
麻纤维遇水膨胀,强度提高,但伸缩性变化太大(约伸长22%),洗涤过程中稍有不慎即会变形走样。其防水耐腐蚀性能比棉好,不易受微生物侵害。
03、丝纤维
丝纤维与水接触后不仅强度下降,而且因其纤维间摩擦小,彼此固结不稳定,因此水洗时不宜过细揉搓,应大把拎洗。否则不仅容易变形走样,还会造成损伤。
丝纤维有较好的吸湿性能,穿着舒适。但柞蚕丝极易产生水渍,故穿着使用时应尽力避免溅上水滴。
04、毛纤维
毛纤维遇水膨胀,抗拉强度下降(约14%),且在外力的揉搓作用下,纤维相互纠缠,毡合更加紧密,从而导致羊毛织物长度减少,而织物的厚度和致密度增加。产生较为明显的缩水、变形。况且羊毛纤维对碱相当敏感,然而目前大多数水性洗涤材料为碱性,故毛纤维织物尽力避免水洗。羊毛纤维吸湿性好,即使含水率高达30%,手触也没有湿润的感觉,因此毛纤维织物收藏保管前,应保持洁净干燥,以免微生物侵蚀。
05、黏胶织物
这类织物遇水迅速膨胀,变得又厚又硬,强度只有干燥时的50%左右,故黏胶织物水洗时不宜重揉重搓。其吸湿性好,穿着舒适,但易产生褶皱变形,衣物保形性能较差。
06、合成纤维
常见服用合成纤维一般吸湿率低下,因此遇水不膨胀,不收缩,水洗也不易产生收缩变形,洗涤、可穿用性能良好。然而正是由于它们吸湿率低,从而易产生静电。容易出现缠体吸附灰尘、不散热、遇火星易产生熔洞等现象。
此外,服装所用的纺织品衣料,都具有一定的缩水性,这除了受纤维本身特性影响之外,还与服装材料在纺纱、织造、染整等工序生产过程有关。
这些服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均要受到一定的机械拉伸,这些机械拉伸力使纱线和纺织品或多或少地被拉长,从而形成一种潜在的收缩应力。这种潜在的收缩应力,在服装材料吸湿后会将伸长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收缩回去,从而造成织物的缩水现象。
一般纺织品的径向缩水大于纬向,而且吸湿性越强,缩水率就越大,吸湿性越差,缩水率越小。
由于不同纤维制成的服装衣料缩水率不同,所以在服装清洗保养时,乃至在缝制服装时,就必须充分考虑服装衣料的缩水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服装不变形缩水。